跟老鷹紅豆有得拚 安心水雉菱角最快9月上市
爲營造水雉棲地,臺南市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種植約1公頃的菱角田,今年與連鎖超市通路合作,採收的菱角將推出安心水雉品牌生鮮菱角及加工食品,最快9月就會上市。(莊曜聰攝)
臺南市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與連鎖超市通路合作,尋老鷹紅豆模式,推出安心水雉的生鮮菱角及加工食品,民衆消費也是鼓勵友善環境及耕作。(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/莊曜聰臺南傳真)
臺南市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覆育有成,去年調查數量共1741只創新高,今年南市夏季普查在22日展開,以瞭解水雉族羣繁衍狀況,而爲鼓勵更多農民加入友善環境的行列,園區與連鎖超市通路合作,循老鷹紅豆模式,將推出安心水雉品牌的生鮮菱角與加工食品,預計最快9月就會上市。
水雉與菱角田可說是共存共榮,但因栽種採收都耗費人力,因此耕作面積有下滑趨勢,要配合水雉生態採友善耕作者,更不容易,因此菱角產業的興衰跟水雉存續有很大的關連。
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李文珍說,爲了營造適合水雉生活的棲地,園區周邊許多農民選擇善待土地的方式耕作,與水雉們共享一塊田,因而加入「綠色保育標章」認證的菱角田共有40.3公頃,爲凸顯生態價值的重要性,園區與連鎖通超市合作,經過2年時間籌劃,將在今年正式推出安心水雉品牌的菱角產品。
李文珍說,過程中無論是行銷規畫或產品設計,都得到「老鷹公主」林惠珊的支持,林是「老鷹紅豆」的推手之一,因爲在田野調查中,林惠珊無意間發現,戴着發報器的老鷹,白天竟然飛了60多公里,跑到水雉園區周邊覓食,讓她感受生態保育的環環相扣,對於水雉菱角的誕生責無旁貸。
目前連鎖超市通路與農民契作的菱角田約1公頃,包含四角菱、兩角菱等品種,年收約1.5萬臺斤,除了生鮮菱角外,也設計出甜品、排骨湯等加工料理,預計9月就會上市,鮮食、熟食都有,消費者購買水雉菱角,既是支持友善小農,也支持生態保育。